资讯

information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影评专栏

内容摘要

 作者:龙符

内容详情

  一部“主旋律”电影,未播生议,这本来来就是一件好事!说明该片已经进入观众的争辩与议论的“风暴眼”。不仅七嘴八舌,而且议论风生,主要是对“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认知不同,产生分歧,导致“舆情”效应。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颇有“公说公有理、婆说理更多”的意味,比那些“不值一评”的影视作品,显得弥足珍贵。该片引发的观众讨论热潮,恰好说明一个问题:伴随议论纷纷的作品一定是有观众缘的佳作,而且经受得住批评和贬低的作品一 定是上之作。

  在我看来,电影《我本是高山》就是这样一部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红色影像片”之佳作。其讴歌一位15年来将2000位“大山女孩”,通过教育和高考逆天改命的“平民教育家”——张桂梅校长,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传奇故事和苦难辉煌。这部“主旋律”的优秀电影佳作,不仅体现“主流价值观”,而且传播“时代楷模”精神,属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我作为一名云南的教师观众,大声疾呼,乐见其盛,并从该片的“主旋律”电影“硬核”价值的“软叙事”与“巧表达”之视域,表达我之见解。


   一、情感模式:爱到深处是“绝情”。

  《我本是高山》,作为类型片,属于人物传记电影。自新中国建立以来,“红色主旋律”的人物传记片创作最难拍。常常会陷入“两难困境”:或拍成“好人好事”的宣传品;或拍成“凡人琐事”的易碎品。甚至要主人公本人或亲属来审片,认同主人公形象塑造神似、形似或神形兼备。故让许多主创人员望而却步,甚至用通俗电影的手法,描写正面人物形象,结果,适得其反,事倍功半,事与愿违。我认为:该片中由海清扮演的张桂梅,既是一位神形兼备的“女校长”,又是有血有肉、真实可信的“党的好女儿”。

  就其“情感模式”而言,该片通过三条“蒙太奇镜像”时间轴,尤其是女主人公的形象身上蕴含的正能量审美价值“硬核”,进行不漏痕迹,行云流水般的“软叙事”与“巧表达”,即充满儿女情长的“人情味”,“长使英雄泪满襟”。

  第一条时间轴是:作为揭示其内心动力和内驱力的“内视镜”:张桂梅与丈夫董玉汉生前的“互动”与“幻觉”。在学生面前不苟言笑的张老师,温柔如小鸟依人般可爱,娇嗔惹人怜,一派“小女人”味的人设。我认为:“怜子如何不丈夫,无情未必真豪杰”。作为“大先生”的张桂梅,在影片中多次在对逝去丈夫的“情景再现”、“时光倒流”的追忆,以及“反复闪回”的场景片段中,寻找心灵的皈依和情感的慰藉,是英模人物,无边大爱和“爱生如子”的内在逻辑,堪称“神来之笔”。银幕上的异地空间“生死恋情”,是张桂梅和女高中生,息息相关的“精神按摩器”。虽然“软”,但是,却是打动和感动观众的“泪点”,最容易形成“泪奔”效果。

  唯有此,方可寻觅到张桂梅把学生当自己“活下去”的理想信念、人物动机和精神支撑。梦中幻觉般,时隐时现的丈夫的一蹙眉、一投足、一举止,可以为张桂梅遭遇的现实困境、误解、嘲笑,进行精神“疗伤”。英模人物并非没有孤寂落寞,而是他情感的喜怒哀乐,人生的酸甜苦辣与“学习成就未来,读书改变命运,知识就是力量,教育托起明天的太阳”,交织共生。“小我”与“大我”、“无我”三个层次绽放“小爱”,“大爱”与“真爱”三种境界。影片未将张桂梅“概念化”、“标签化”和“符号化”,而是把她“从神坛上拉下来”以后,还原为“好老师”、“好校长”、“好妈妈”、“好女性”。不“神化”,而是“人性化”。“教书育人”的女教师,褪去“时代楷模”的光环,不仅是凡夫俗子,芸芸众生的一员,同样是血肉丰满,人间烟火味十足的普通百姓。该片以生动的细节,真挚的感情,诗意的呈现,为观众打开一扇从艺术角度洞悉张桂梅,高尚人格,坚韧精神的审美窗口,使主题弥漫着低调接地气的寓意。

  影片避开俗套,远离窠臼,别开生面,独具一格。不是从事件出发,而是从“心”的“内视角”出发,先抑后扬,从她个性化的情感流变切入,通过蒙太奇艺术化的呈现,电影语言画面感的叙述,将人类共通的情感“内化”在情节的叙事中,达到欲哭无泪的剧场诉求。让观众对张桂梅身上“爱到深情是绝情”的“严厉”,与“为了一群苦孩子,苦了一群大孩子”的“伤心”情愫,产生人生审美价值共情。在张桂梅的世界,没有“道德绑架”,只有坚定的信念,崇高的信仰,坚定的追求。这是张桂梅党性至上,至刚至强的“人性美之光”!柔弱女性的肩头,是重如泰山般的初心、使命与担当。张桂梅在女生们圆梦大学之后,踽踽独行,蹒跚向前。佝偻的身影,仿佛楼道口转角处的一束光,温暖山区花样年华女孩的心,照亮脱贫致富的前程:好似“提灯女神”照亮黑暗,驱逐愚昧,感天动地。


  二、聚焦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播”的利器。

  从审美价值上讲,该片根据云南华坪女中张桂梅的真实事迹创作改编。讲述时代楷模张桂梅以“立德树人,培根铸魂”为己任,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天职,克服千难万险,引领当地贫困女生们,通过“高考升学”走出重重大山,永不言弃的励志人生,青春奋斗的动人情节,成就“仁者无敌”女教育家的感人故事。

  影片的开头以办校庆庆典作为横断面,讲述共产党员张桂梅在崇高信仰支撑下献身贫困落后地区的教育事业,凸显山区女孩求学的现实困境,展现张桂梅团队群体的边疆教育故事。这种电影镜头语言的边地书写和传奇色彩,带给观众“异质化”的审美快感。从扶贫的角度看:“一个母亲脱贫可以让一家人脱贫,一个女性受教育可以改变三代人的命运。”对于目前生活在大山深山的贫困女生而言,逆天改命,最有效的方法,是靠上学读书。改变人生的现实路径是,梦圆高考。

  张桂梅,高扬女性受教育的时代大旗,唱响“阻断贫困代际传播”的唯一现实方法和路径,就是靠高考!潜台词是:“扶贫一个母亲,可以致富一个家庭。”该片中,作为山村女教师的张桂梅在无限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初心与使命感招下,华坪女高——全国唯一的免费女子中学。她的教育救人壮举成为边疆高考的教育模式,聚焦落后贫困山区女生教育的难题,实现“主旋律”电影的主流价值的使命与担当。

  该片关切贫困山区女生山月、山英姐妹俩的关系成长情感线,浓墨重彩的描绘女生患有耳疾的玖朵云、唐小妹等,将贫困山区女孩儿“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拼搏人生纳入“软叙事”和“巧表达”的艺术表现,开启一段与命运抗争的“攀登故事”。

  张桂梅作为引领者,女生们作为攀登者,带领女生们跨越知识的沟壑,勇攀科学的高峰,但命运掌握在他们自己的手里。真正的拯救者还是靠自己,作为影片的第二条情感线索的时间轴,张桂梅的内心世界表达叙事的活色生香,性格饱满,形象生动,立体丰富。

  在影片中限制女教师的着装,不得穿超短裙,减少寒暑假休息时间,要求班主任住进学生宿舍管理,勒令女生剪掉长发,忽视学生兴趣,只播放红色歌曲,不播放流行音乐,督促学生早起,吃饭时间抓紧措施。尤其是上晚自习时间,去街上的游戏室,抓学生回校上课,编创人员保持反思审视、冷处理。未举行任何道德评价,给观众有想象认识和思考的空间。

  女性柔弱,为母则刚,张桂梅对山英偷偷跑出去工地打工,仿佛老鹰抓小鸡,一追一逃,十分强捍,她浑浑噩噩甚至骂出脏话。张桂梅去家访,面对女性家长酗酒,她不得不发飙,冲动失态,将酒瓶抢过来,猛摔碎砸在地。甚至大庭广众之下,当着全校学生的面,大张旗鼓,对山英实行“烈日下的暴晒”。此种“肉刑”,实则是“治病”,让水蛭细虫,自己慢慢爬出喉来,堪称“一箭双雕”。别出心裁的“治病救人”传奇,刮骨疗毒,沉疴猛药,重罚治校,让观众不得不发出“带泪的笑”和串串苦涩的哀鸣与叹息。

  尤其是学习好的山月,为帮家里还债,她主动放弃学业,助妹妹一人求学的善举,令人感动。可当她嫁人不到三月,就被寻衅滋事的酒鬼丈夫,下手重给活活打死,一个鲜活的生命,因失学而殒命,死于非命,身为校长、教师的张桂梅心如刀绞,无能为力,悲从心生,欲哭无泪……“丧生如丧子”此种悲殇,“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怮痛,属非初为人师,初为人母者,难以亲身体验,感同身受的这份沉重与无奈。她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具有“凌寒独自开”的傲骨,更有“怒放的生命”的倔强。

  三、女中校训:女人如山的灵魂誓言

  如果说:男性是人类勇敢精神的象征,那么,女性就是人类美好品格的体现。女性教育,一直是男女平等、性别权利一致的社会话题。如是观之,用女性主义的表达:女人的一生,莫过于,青春岁月的美好与热烈,成年后的矛盾与无奈,老年人的平淡与顺从。在电影中的张桂梅是“三无”人员:无婚、无子、无家。曾经的她:有丈夫、有家庭、有婚姻。从女教师到女校长,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她身上的,执着和坚强以及人间大爱。救赎与拯救,不仅在心灵上、精神上,尤其是人生的生存上,道是无情却有情。

  学生们称张桂梅是“老妈”和“教母”,是因为他“爱生如子”,“恨其不争”,“哀其不幸”:如果不读书,只有去喂猪;如果考不上大学,只有去打工或者嫁人,当人家的媳妇。如果不辛苦,就只有命苦。一辈子走不出大山,找不到出路,没有工作和收入,过不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只能重复父辈们的农村生活和农民人生,没有工作和收入……这种残酷的现实让任何人都难以承受,甚至无奈落泪。

  电影中以现实主义的勇气,犀利的笔触,刺痛社会的升学与就业,成才与成长的“囚徒困境”。以女性细腻敏感又不失大气和正能量的视觉,阐述在改革开放的社会里,女性在时代大潮中,起伏不定,前途未卜的地位变化。表达对女性的关爱,又不失浓郁的实用主义风格,给人一种“小确幸”的清新气息。

  影片中当愚昧的山民用担架抬着奄奄一息的奶奶,来女中要山月回家去给弥留之际的母亲“接气继命”,当“孝子”时。保安已挡不住,只有张校长一介女性挺身而出,咆哮如雷:“山月在家,是你的娃,你自己负责。现在,既然来读书,住在学校,就是我的娃,由我进行全面管理。因为我是县政府任命的一校之长,必然要对全校学生的成长负责。全校的学生都是我的女儿,一个也不能走,一个也不能少!天王老子来要人,也不行!”其执著痴念,良苦用心,天地可鉴!她苦口婆心,激励教导女生们:“去当医生,当律师,当老师,当兵,当护士”……,这是一种“被人定义”到“由我做主”的“掌控人生” “主宰自己命运”观念的大觉醒女性命运的大逆转。该片善于运用电影蒙太奇镜像的画面语言,视听化的叙述技巧,用情景交融的隐喻象征拟人画艺术手法来渲染主题,突出价值,彰显魅力。

  如果是,男人如山,那么,女人是水。“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创办的云南丽江华坪女高中的校训——“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立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丘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这个抒情哲理诗般的校训,是思想的闪电,在群山深处滚滚雷鸣。“登高山之颠,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这不仅仅是自我的救赎,更是人格的高贵,也是灵魂的高傲。这豪情万丈的校训,在影片里,前后以字幕、声音两种方式,一共出现三次,在画面中既是剧情需要,又恰如其分的为该片的主题画龙点睛,弥合大山裂谷的创伤。

  第一次参加高考的华坪女高的女生们坐着大巴车,朝气磅礴,充满生命的活力,洋溢青春的风采,集体朗诵校训。场景转换,节奏加快,一强一弱形成反差,对比女生的校训词。给自己鼓励打气,又鼓舞自己去勇敢的迎接“外面世界”的挑战。

  第二次当山英的亲属们强迫她退学,被张桂梅校长严辞拒绝,止步于女生宿舍楼前,女生们自发站到楼层各楼梯口,用自信的口吻,胜利者的姿态发出洪荒之力,仿佛气吞山河的磅礴力量。全校女生发自内心和肺腑之言朗读的校训,既是不屈不挠的人格宣言,又是她们与命运抗争的心灵呐喊。

  第三次是老师们带领全校毕业班的女生去华坪女高附近最高的大山之顶,在高考前一个月去看一次“日出”。其实是一次寓于教乐的励志行动和拼搏冲刺高考的主题班会。眺望远方,登高山顶,老师大喊:“同学们:你们看!正北方向690公里,就是四川大学!”“往东2200公里,就是厦门大学,出门就能看见大海!”“翻过这些大山,我们一起走出去!”—— “少年当自强”的铿锵玫瑰们,将校训朗诵给群山大地,虽然有点青涩和稚嫩,却具有青春少女少男的怀春与钟情的吸引力,仿佛是向天地之间发出谦谦君子和窈窕淑女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铮铮誓言。

  这三次集体齐颂校训的戏,画面感、仪式感、神圣感极强,恰到好处,伴随剧情的演绎与推进,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作为该片第三条情感模式叙事与表达的时间轴,在听觉层面是学生与教师们高昂的头颅与高贵的人格的象征。在内容层面,是张桂梅和学生们在个人情感与崇高信仰之间的追求与抉择。最终豪情万丈的格言,镌刻进师生的灵魂,融化进血脉,筑牢灌注进“教育大业”钢筋铁骨的瘦小于病体的身躯,还有一颗颗年轻美丽的容颜。

  影片最难忘的是片尾最后的象征镜头:张桂梅拖着孱弱的佝偻身体,爬进崇山峻岭的群山。在男同事的协助之下翻山越岭,气喘唏嘘的抵达山英家附近的山巅。想在第一时间告知山英考上大学,成为大山深处飞出的金凤凰。可惜山道如天堑,河水阻隔,路途遥远,虽然彼此听得见声音,看得见对方身影,但要见上一次面,就得爬山走半天山路。通知靠吼,这就是典型的通讯不发达,公路不通畅的表现。电影蒙太奇叙事技巧表达的是:春风浩荡,我们已经登上高高的山顶,将沟壑深深地踩在了脚下。

  漆黑的夜色中,近在咫尺,却远隔沟壑宛若天涯。张桂梅手持电喇叭大声报喜,同事挥舞着手电筒将夜空照亮。姐姐去世,让妹妹一直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否极泰来,山英将煤油灯高举头顶,喜出望外地回应着:“老师,我考上大学啦!姐姐,我考上啦!妈妈,我终于考上大学啦!……”寂静的大山,山谷回音,旷世回应。一声比一声大,一声比一声强的“画外音”,回荡在高岭之巅,为片名和主题做了一个诗情画意的注解:互相辉映,彼此照亮,共同温暖,相互成全的人生理想,美丽心灵,高尚人格。星星点点的光影交织,如影随形地伴随着山英未来的人生道路,表达走出大山艰难困苦,苦尽甘来的伤感意味。毕竟,最高的山峰,最终也会踩在攀登者的脚下!在这一刻,梦想照进现实,烛照师生三人“水滴石穿”的精神世界,尤其是永攀高峰的大山情怀、高原精神。此片不仅是对张桂梅“教书救人”教育模式,无怨无悔的无声礼赞,更是千千万万扎根基层,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乡村教师的“红梅精神”的赞歌!

  最后我想借《感动中国》颁奖辞的这句话来评论张桂梅:“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正如网上所言:“当灵魂有了深度,美貌只是附加。人都会如约变老,唯有有趣的灵魂,精神上的旗鼓相当,和思想上碰出的火花,会让人一生追捧。”用于评价电影《我本是高山》一剧,堪称量身定制,完美无缺!



(云南文山学院图书馆助理研究员)龙 符(文山州评论家协会副会长)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