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information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影视新闻

内容摘要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应妮

内容详情

 黄河两岸有着数不清、道不尽的中国故事。大型纪录片《黄河远上白云山》着眼黄河岸边的美丽乡村,着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普通人的浸润,历时近三年时间精心打磨,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普通人的影响,最终完成国内首部以全新视角解读黄土文化的超高清纪录作品。

 纪录片《黄河远上白云山》以陕西佳县为拍摄地,以西北地区最大的道教宫观白云山为切入点,真实记录了黄河岸边、白云山这座大山里的不同人的生活状态及独特的黄河、黄土风情。作品采用交叉叙事的方式,从无到有,逐层递进。从佳县人高海平自发手绘葭州古城全景图展开叙述,讲述了拥有九百多年历史的古城街道布局、主要建筑等,叙事视角由大到小,由宏观到微观,进而展开了一幅生动的画卷——石雕、木雕、手工造纸、剪纸等等,呈现了黄河岸边一个丰富多彩的葭州。

 该片的一条主线是每年农历四月,来自山西、内蒙古、宁夏等全国各地的游客与当地村民汇聚在黄河岸边,一起登山祈福、闹秧歌、转九曲……这些陕北高原上特有的的民俗风情,看似形式单一,实则具有深刻的黄土文化内涵,片中对陕北秧歌进行了新的更高层面的解读。

 另一条主线则是解密窑洞里的幸福密码,片中泥河沟千年枣园里的枣农、陈家墕手工挂面匠、峪口村手工造纸匠、普通的农家乐老板、民间剪纸大师郭佩珍等,农历四月的朝山盛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云山道教音乐、黄河“转九曲”等等,这些鲜活的人物形象及陕北高原特有的民俗文化耐人回味。世世代代生活在黄河岸边、生活在这座大山里、生活在窑洞里的人们,在平淡的岁月中,保持着相对原始的一种生活状态,他们秉承守望相助、相互感恩的价值观念,获得了内心深处的真正的幸福。

 身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已经85岁高龄的郭佩珍老人在片中说,“不剪我就怂了,我非要剪纸不行……只有剪上我才是厉害人”。通过剪纸的方式,她将自己生活中的苦辣酸甜和一生中的悲欢离合,记录了下来。

 生活在千年枣园中,74岁的武忠良老人每天三餐离不开挂面,生活过得安静闲适。佳县的手工挂面是当地一绝,片中呈现了挂面师傅陈利则赶在白云山庙会到来之前,制作手工挂面的情节,对于挂面师傅来说,农历四月是一年当中的旺季。从早上五点开始和面,盐、水和面粉的比例要求严格,凭多年经验熟练控制温湿度——“开门看天、洗手和面”,老陈说,天气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挂面的成败,天气不好,挂上去的挂面,会从架子上掉下来,而阳光过于充足,则会使面里的水分蒸发速度过快从架子上折断。

 总导演张彦锋坦言,“我始终要求自己将双脚深深扎进泥土里,扎得越深越好,通俗地讲就是接地气,我觉得一部好的作品,如果脱离了生活,也就没有了烟火气息,那是没有生命力的。”

 在他看来,陕北黄土高原就像一个“大口袋”,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在这里相遇,草原文明和农耕文明在这里碰撞,这个“大口袋”把这些优秀文明的精华装进去,系上口袋的口,一放就是几百年、几千年,突然有一天,你把把它解开来,里面就是一个百宝箱啊!“你愈想往这个口袋里窥探,你才发觉自己愈渺小。”

 主创人员回忆,拍葭州古城那一天,早上当地气温零下二十多度,摄制组要把设备扛到黄河东岸,山西省临县的一座山上,来拍西岸的葭州古城,因为山特别陡,山上没有通车的公路,大家就肩扛手抬把所有的设备全部搬到山顶,拍黄河边的悬天香炉寺外景也是一样,把机器搬到山底下,组里的年轻小伙子都累得腿发软,了收工吃饭的时候,小伙子们手抖得连菜都夹不上来。拍挂面的画面,因为要抢拍、补拍不同画面,北京开车到当地1000多公里前后往返至少五次,后期制作引发视力、颈椎和腰椎等诸多病变,有一次最新修改的片子在磁盘阵列里莫名原因打不开,几乎让人崩溃。回想这些经历,张彦锋说那是一个记录者的“财富”。支撑这个陕西汉子坚持把这部纪录片完整呈现出来的,就是他想把自己认识的大陕北介绍给更多的人,把生养自己的土地多看上几眼,“因为那里是我的根、也是我的魂”。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