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影视新闻

内容摘要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内容详情

 1950年,新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奠基之作《内蒙人民的胜利》在北京上映。以此为起点,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并在我国电影事业中确立了特殊的地位。以《刘三姐》《五朵金花》《阿诗玛》《冰山上的来客》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少数民族题材影片,历经时间考验,经久不衰,影响至今,成为我国电影的经典之作。

 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创作出不少高质量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不仅囊括了国家的各项电影大奖,而且在国际影坛上也屡屡获奖。《东归英雄传》《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悲情布鲁克》《天上草原》《季风中的马》等等,用一种独特的艳丽色彩丰富了中国的银幕。

 已经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内蒙古民族电影事业,凭借独特的民族特质和极具风格的视觉语言,在中国乃至世界影坛独树一帜。然而,在商业大片席卷各大院线的今天,内蒙古民族电影事业的前行之路并不平坦,作品总量、投资规模、制作水准和票房收入从总体上来说依然处在比较落后的水平,一些优秀作品也面临着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如何突围发展困境、续写昔日辉煌?在文化产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面前,内蒙古电影人在思考中前行。

  ——编者


  风格独特,在中国乃至世界影坛上熠熠生辉

 电影《内蒙人民的胜利》是新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奠基之作。影片中的“套马”场面,渲染了茫茫草原策马奔腾的雄浑气势,具有很强的视觉观赏性。

 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故事片厂之一,内蒙古电影制片厂于1958年正式建厂,成立后完成的首部民族电影作品——黑白故事片《草原晨曲》,反映内蒙古人民建设家乡,电影格调明快激昂,草原生活气息浓厚,公映后受到了观众的欢迎。

 上世纪80年代,内蒙古民族电影发展迎来高峰期,不仅题材涉及广泛,也开始在国内外崭露头角。1981年,内蒙古电影制片厂拍摄完成了第一部民族题材彩色故事片《阿丽玛》。到20世纪末,又先后摄制完成了《母亲湖》《一个女教练的自述》《森吉德玛》等70余部故事片。其中,电影《骑士风云》凭借极具风格的视觉语言,荣获第1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3项大奖和5项提名奖,这也标志着内蒙古民族电影的创作水平迈进全国先进行列。电影《东归英雄传》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影片奖、第1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全国首届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故事片一等奖等多项大奖。

 “民族电影最值得骄傲的是改革开放以后取得的成就。1994年,塞夫、麦丽丝拍摄了电影《东归英雄传》《悲情布鲁克》《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当时,这3部电影轰动了区内外,直到现在,好莱坞还把《悲情布鲁克》作为电影教学片。”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李树榕说。正是这些优秀影片,推动内蒙古民族电影向世界影坛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进入21世纪,内蒙古民族电影凭借其风格的独特性,在中国乃至世界影坛上熠熠生辉。2002年至2015年,我区拍摄的《额吉》《唐卡》《阿尔巴特》《草原母亲》《心跳墨脱》《斯琴杭茹》等影片,斩获了华表奖、金鸡百花奖等几十项国内大奖。有些影片还获得了国际大奖,其中,2005年《季风中的马》获得第25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大奖;2011年《额吉》荣获伊朗法吉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和最佳编剧奖;2015年《诺日吉玛》在德黑兰第33届伊朗国际电影节上荣获最佳影片和最佳女演员两项大奖。

 58年的发展,300多部民族电影,译制蒙古语电影2000多部,无论在数量、质量、年均增长率和版权拥有量上,内蒙古民族电影在全国少数民族电影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2003年至2007年,全国共创作少数民族电影77部,其中内蒙古出品电影49部,产量占同期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创作总数的63.6%。2007年至2015年,每年保持着5至7部电影产量,先后在国内外获得120余项大奖。

 与此同时,内蒙古涌现出多名成绩斐然的编剧、导演、摄影、美术、录音、音乐、剪辑、演员等,拥有了一支技术全面的专业制作队伍,走出了一条以拍马上动作戏见长、以表现草原文化为特色的制片之路,打造出了草原民族电影品牌,树立了内蒙古民族电影的形象。

  经历困境,民族电影创作走上突围之路

 内蒙古电影集团曾经将本土的民族电影在高校里展映,大受欢迎。电影《老哨卡》《天上草原》《诺日吉玛》《季风中的马》《红色满洲里》等,吸引了众多的大学生,电影院内常常是座无虚席。

 与民族电影在校园中引起的巨大反响形成反差的是,这些影片的市场反应却不尽如人意。“关键就在于有了精品,却没有大力宣传精品、反复播出精品的平台。这是与资金有关的问题,更是一个与意识、与责任、与使命有关的问题。”内蒙古电影集团副总经理臧志君说。

 随着电影事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的迅速发展,电影市场空前繁荣,观众对电影的需求和审美日益多样化。作为中国民族电影中的重要一环,内蒙古民族电影在国内外电影节上大放异彩的同时,却在电影市场上的票房不尽如人意,难以进入主流院线市场,陷入了有人喝彩无人观看的尴尬境地。

 “与国产大片动辄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投资相比,内蒙古民族电影没有大量资金投入,只能走小成本电影、艺术电影、纪实电影路线,投拍的电影也很难收回成本。”臧志君介绍说。

 资金不足、题材单一、技术落后、宣传不畅、竞争乏力,是内蒙古民族电影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这几年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创作,面临电影市场的严峻形势。由于成本偏低,此类电影根本没钱进行高品质的制作与后期宣传,加上许多发行公司和院线对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票房有顾虑,不愿过多介入此类影片的发行工作,观众即使想看也很难看见。”臧志君说。

 2009年12月,内蒙古电影集团成立了,作为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直属文化企业,下辖10个二级单位,包括内蒙古电影制片厂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影发行放映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民族电影院线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星河农村牧区数字电影院线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凯诺文化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民族语电影译制中心、内蒙古文化音像出版社等,主要从事电影剧本创作,影片生产、发行、放映,院线建设,民族音像出版,民族语言电影译制,农村牧区公益性电影放映等工作。自此,我区影视产业迈出了集约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步伐。经历了体制的变革后,内蒙古民族电影开始适应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专业化的发展,佳作迭出。其中《锡林郭勒·汶川》获得第13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数字电影奖和优秀新人导演奖,《斯琴杭茹》获得第17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新人奖、民族题材创作奖和德国科隆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

 2012年,由内蒙古著名导演、编剧、演员组成的内蒙古民族电影代表团,携8部优秀民族题材电影参加了戛纳国际电影节,令人欣喜的是,这8部电影都收到了美、德、法等国家发来的购买协议。电影《天边》《老哨卡》分别入选莫斯科和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竞赛影片。在经历了短暂困境之后,内蒙古民族电影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挑战未来,充分发掘民族电影题材富矿

 当前,文化产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2010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为电影产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而对于少数民族题材影视创作,近年来国家和自治区更是给予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

 2013年10月,由国家民委、中国作协批准立项的重要文化项目“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工程”在京启动,支持少数民族电影创作。

 2010年,自治区出台《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培育新型电影企业、建设“内蒙古民族电影院线”等方面,加大对我区民族电影产业的扶持力度。同年,自治区财政一次性补贴1000万元,用于电影集团组建后的启动资金,还拨款600万元,作为民族题材电影电视剧创作、生产专项资金。2011年,自治区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大对民族电影的扶持力度。2014年,加大民族题材影视剧生产专项资金的投入。

 2010年成立的内蒙古民族电影院线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已拥有70家设施完善、放映设备先进、位置优越的加盟影院,银幕总数176块,22597个座席,实现覆盖全区12盟市的规模。2015年,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管理局特批准为跨省院线。已投入建设的内蒙古影视文体产业园和内蒙古西部国际文化产业园,将为内蒙古民族电影人搭建有实力的制作平台,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郭培筠提出,“对于内蒙古民族电影创作而言,最显而易见的优势在于我们有着完全不同于其他民族和地区的文化传统,因此必须坚持以民族的人文资源为根脉,不断深入挖掘内蒙古的民族文化资源和地域文化资源的‘原点’,继续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进取、自主创新的道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立足民族电影的文化核心,将创作规律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努力寻求文化与产业的和谐共生,是内蒙古民族电影发展中立身之本、必经之路。

 与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相比较,内蒙古优秀的民族电影有几十年的历史。独特的民族特质、鲜明的艺术特点和强烈的时代精神,是内蒙古民族电影在国内外屡获大奖的重要原因。在注重电影的观赏性和商业性的同时,坚持本民族的特色,深入挖掘草原文化内涵是内蒙古民族电影的优势。如何挖掘关于草原的故事,通过电影讲好草原故事,用好作品博取未来,赢得市场,内蒙古民族电影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作为《当代草原艺术年谱·电影卷》的主编之一,郭培筠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利用好我区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契机,推动影视创作大胆与市场接轨,避免出现条块分割、资源浪费、规模过小的状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