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民族影视> 精选作品

内容摘要

主旨发言:宋杰(云南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院长、教授)

整理:中国少数民族电影高层论坛

内容详情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讲亚洲民族电影的崛起。电影有各种各样的分类,所以电影史的分法,我们也从各种角度,有从经济的角度,有从历史的角度有从艺术角度进行分析,我把电影语言的演进作为分期标准,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是初创时期,是电影语言的建立时期,主要是欧美的各个国家电影的强力推动。最终的标志是建立以好莱坞为世界电影标准语言的体系。这是第一个发展时期。

第二个发展时期从1945年以后,到1995年期间,成为是发展期,这个期间是标准电影语言对我们的世界电影起了主导作用,但我们现代电影也力求在电影语言上冲击我们的好莱坞的束缚,所以这个时期,新的电影语言在标准语言的上下浮动,产生了很多有意思的电影,比如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我们的第五代导演的作品,尤其是亚洲民族电影的兴起,成为这个时期推动电影语言的强劲的动力。     
 
第三个时期主要就是1995年以后,数字电影的技术颠覆了我们电影语言的本性及就是记录的本性,电影的制作又回到了过去,这个时期的发展我们在探索,因为我是研究电影语言的,第一个研究电影语言的书是我出的,我也是第一个带硕士生研究电影语言方向的老师,传统电影语言受到严重挑战。民族电影的鉴定可能不是少数民族的电影,国家电影也是民族电影,地域电影也是民族电影,所以民族电影是大的范畴概念,少数民族电影是包容在少数民族电影之下。


我对民族电影有三个原则,第一是真实原则,真实反映民族的精神性格历史面貌等等。第二是题材性原则,根据民族、族情、国家等。第三强调电影语言自身的特点,界定民族电影的特殊的特点,我们谈到民族电影主要题材和真实性问题,其中常常忽视电影语言问题,语言才是我们界定的中心。在第二个发展的时期,亚洲民族电影的崛起,应该对世界电影语言的推动和进步创新是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列举了几个重要的导演,这个运动是以小津安二郎的日本民族电影,还有印度电影大师雷伊,还有我们的第五代电影导演,阿巴斯的电影,特别要指出的是蒙古有一个特别突出的戴娃拍摄的《哭泣的骆驼》,把民族性的东西彰显出来,有特别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我们梳理一下,在整个发展过程当中,我们看一看个人电影形成的民族和国家电影的特点,首先我们看一看小津安二郎的电影,大家读他的书和电影理论了解他的电影,特别是在语言上的特点,总结有12方面的原因,比如构图是规范化的平衡式的构图,用50毫米的镜头,拍摄是低角度进行拍摄,他的剪辑整个没有轴线观念,360度的观念,这个里面体现东方哲学的诗意在里面对生命体验冷静超然宽容的态度,在小津安二郎的影片里,他拍的都是细小的家庭生活,整个片子在电影语言上形成了我刚才说的独特的电影语言,这种独特的电影语言不是跟它的内容相分离,现在我们很多电影用标准的电影语言进行拍摄,尽管内容题材不一样,但是表现方式基本上是好莱坞那一套的标准电影语言体系,而标准语言体系体现在哪?我们说空间的封闭型性,灵动风格,叙事是创造了一个人类的价值观在里面,这些都是技术主义的电影,不是真正反应现实语言,创造了幻觉,所以好莱坞电影是有技术性没有真实性,我们采用的是好莱坞式的电影,电影语言与内容不对称,大量的民族电影是采取这样的方式。

小津安二郎以后我们亚洲电影是侯孝贤的电影,有人说他模仿前者,但是他的电影体现出超然冷静的哲学观念,他的镜头和语言是吻合的,不是两张皮,比如他的摄影机是不动的,世界千变万化,人的生与死,在这个过程中非常关键的元素,他静静的观察,仿佛我是超然的上帝的视角来看,不介入其中,所以主观镜头和客观镜头是不平衡的,基本没有主观世界,这样观众也不会像看好莱坞电影一样,把自己置身其中,是以一种超然的态度来看待。

 我们还有其他的电影比如阿巴斯,这些片子体现出来独特的对生命的体验和价值观,我们常常说戈达尔的话,电影最早从格里菲思开始,从单镜头的拍摄变成多镜头的分切,阿巴斯用大量的长镜头,始于格里菲思止于阿巴斯,螺旋式上升。还有蒙古的导演戴娃所拍摄的一系列影片,比如《小黄狗的窝》, 340个镜头,静静的观察这个世界,跟好莱坞的商业电影是完全不同的。当然它制作团队不完全是蒙古导演,因为是慕尼黑电影学院毕业的,所以基本是德国人,片子品质缺乏我们纪实电影的真实感觉,有点西方电影过度追求影像品质,反而丢掉了生活的粗鄙感。

 我大致说一下这些东西,在这些片子当中,我们有一个贯穿的线,整个我们电影贯穿了一套从小津安二郎开始,黑泽明、雷伊、阿巴斯还有侯孝贤、戴娃等都有写实主义,整个片子体现生命的悲剧性的原则往往是不一样的,它不是冲突性的,不是墙,它是软的。那是西方戏剧性的,东方的是一张网的,所以东方的那种超然的态度不是冲突性的,还有我们看世界是一种很超然的态度冷静的对待世界,所以在整个影片里面体现出东方的哲学观,而他的整个片子当中体现出来的美学的观念是相当具有诗意化的表现,而不是纯粹的写实,但是整个片子是建立在写实主义的基础之上,所以我把它最后总结一下,是我们亚洲电影的特点,有民族电影的特点。

诗的方式不是冲突,是反映与参差,不是救赎化解而是静观。像小津安二郎是理想主义,但是他的影片在理念上呈现写实主义的倾向。第二尊重电影本性,有写实有现代主义有后现代主义有表现主义的东西,但是我们民族电影却是具有自己本身的特点是写实主义的。要老老实实的回归到电影的本性上去,用我们的眼睛耳朵去看世界,还是一个记录的东西。简单执着的语言,水乳交融,接下来还有固定摄影机,节奏空间时间的完整性,发散的理论具体的实现。这是我们民族电影发展一些重要的特征。阿巴斯的片子《生生长流》。这个片子说的是导演看拍摄村庄里伊朗发生大地震,他要看看曾经演过片子的小孩到底什么样,到了村子的种种遭遇,最后的镜头是他开的车沿着很长的坡上去,车出问题了,开不上去,停下来之后没办法,一个人走过来,推着之后发起来的,整个画面里面20分之1的小点,体现出伊朗对生命的达观的态度。也体现出刚才我讲的东方哲学里面的诗意态度。


回到顶部